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企业收益、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结构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厂商收益就是厂商销售产品获得的全部的销售收入。厂商收益可以分别表示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他们的英文简写分别为TR、AR和MR。

总收益( TR —Total Revenue )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出售产品的总卖价。 其公式为:TR(Q)=PQ 

平均收益(AR —Average Revenue)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

其公式为:AR(Q = TR(Q)/ Q

边际收益( MR —Marginal Revenue )指厂商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引起总收入的变动量。其公式为: MR (Q)=ΔTR(Q)/ΔQ   或  MR(Q) = d TR(Q)/dQ

二、厂商利润与利润最大化

(一)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成为超额利润。 

(二)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可知,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种组成部分)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Q)=MC(Q)

三、市场和市场结构

1.市场

经济学中市场是指任何一种便于买卖的制度安排。它可以是有形的买卖物品的交易场所,也可以仅仅是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把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安排。

2.市场结构

竞争与垄断格局的不同决定了市场结构的划分,如表6-1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 是指市场中任何一方交易者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即不存在交易者的个性。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完全非个性化的市场,市场中的每一个厂商都认为市场价格与自身产量无关,只能一个价格水平销售产品;每个消费者都以相同的价格购买同样的产品。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 

第一,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同一行业中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的;

第三,投入要素可以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即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就由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决定。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这表示在每一个销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我们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必有AR = MR = 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如图(a)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TR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上升的直线。如图(b)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生产,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均衡的条件:MR=SMC(且SMC上升时)或  MR=AR=SMC=P

当厂商实现MR=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有可能亏损,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在内,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具体表现为五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即AR=P>S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如图(a)。 

第二种情况: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AR=P=SA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E2点称为盈亏相抵点。如图(b)

 第三种情况: 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SAVC<AR=P<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如图(c)

第四种情况: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P=S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其中,E4点AR=P=min(SAVC)称为停止营业点。如图(d)

第五种情况: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P<S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四)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不再调整规模与产量

2、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不再有企业进入或退出。

3、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单个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长期,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变化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完全竞争行业分为三类,即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其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概论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一)完全垄断市场具备的特征

(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生产者,企业就是行业;

(2)该厂商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在该市场,不存在丝毫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供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7-1)

(1)平均收益曲线,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等于商品的价格P所以,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叠,如图7-1(a),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收益曲线,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MR值就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所以TR曲线是先增后减的曲线,即: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到最大值。 如图7-1(b) 图7-1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ed>1时,有MR>0,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1时,有MR<0,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量Q的增加而减少。

当ed=1时,有MR=0,TR曲线斜率等于零,表示厂商总收益TR达极大值点。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亏损最小)。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且л>0.

垄断厂商之能在长期内获得更大的利润,其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封闭的。

四、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有时会对生产成本相同的同一产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情况称为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第一,垄断市场;

第二,市场可以分割;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照每一个消费者每买进一单位的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来逐个确定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定价方式,又称作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2.二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每个购买相同单位商品的消费者支付相同的价格,也称非线性定价。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条件是各个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2、 

三级歧视价格要求厂商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订较高的价格,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制订较低的价格。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概述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且具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1)厂商数目较多;

(2)大量企业生产有差别的产品;

(3)厂商进出市场不受限制;

(4)厂商对价格具有某种影响力。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它们通常被区分为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

厂商主观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而其它厂商价格保持不变时,厂商的销售量随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厂商实际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时其它厂商也对价格作同样变动时,厂商的销售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的方式改变产品的价格是,整个市场价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第二,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品销售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第三,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即前者较之后者更平坦一些。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的。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的供求是相等的。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MR曲线、LMC曲线与SMC曲线相交于同一点,即有MR=LMC=SMC;d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LAC与SAC曲线的切点,即有AR=LAC=SAC,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它意味着市场的供求是相等的。

    总之,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AR=LAC=SAC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了某一行业的整个市场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1)产品可以同质的,也可以存在差别; 

(2)厂商数量少;

(3)厂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不能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寻求者;

(4)存在进入限制。

2.寡头市场的分类

(1)按产品性质,可以为纯粹寡头垄断和差别寡头垄断。

(2)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可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即合作型)和独立行动的(即不合作的)不同类型。

二、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寡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在这样的假定条件下,A和B的均衡产量都等于市场最大需求量的1/3,两个厂商的总产量等于市场最大需求量的2/3。如果该行业有n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1/n+1,总产量则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n/n+1。

三、斯威齐模型

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的用来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斯威齐模型的假定条件是:由于寡头厂商会意识到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当一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竞争对手并不提价,以保持市场份额;但是当一个寡头厂商降价时,其竞争对手也降价,以避免市场份额减少,由此形成有特点的需求曲线——折弯的需求曲线(突点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E点即为弯折点。

由于需求曲线有弯折点,对应边际收益曲线也就成为间断的两段:MR1、MR2。那么当边际成本曲线MC位于FG两点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时,厂商的最大利润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厂商的产量和价格都是相对稳定的,总收益(价格与产量的乘积)也是不变的。成本下降(由MC1下降到MC3)而收益不变,那么利润(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将增加。

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变动价格往往有弊无利,因此,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而是把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上。

第四节   四种市场类型经济效率的比较

    经济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较低,垄断市场最低。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第一节  要素的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是由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产生的,它是一种派生需求,又称引致需求。

1.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MRP):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MRP=MP×MR

2.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VMP),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VMP=MP×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VMP=MRP。

3.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MFC):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

4.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的条件(即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MRP=MFC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劳动的供给与工资率决定

1.劳动的供给

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的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用多劳动替代闲暇。

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多的娱乐,越不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

2.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该点决定了均衡工资率均衡劳动数量。因此,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且随着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3.劳动供给曲线变化的原因

(1)非劳动收入;

(2)社会习俗;

(3)人口。 

二、土地的供给与地租

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地租:地租是指当土地供给固定式的土地的使用价格。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地租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

几个需要区别的概念:

1.租金:固定不变资源相应的服务价格。

2.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收益。

3.经济租金:把支付给任何生产要素报酬中超过该要素生产性服务得以被供应出来所必须加以补偿的余额。

三、资本的供给与利率确定

利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资本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


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则是假定其他条件既定不变,个别地考察任一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角度出发,来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果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当经济中出现一组价格(包括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在内),能使所有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选择和生产者对投入——产出组合的组合到满足下列条件时,整个经济便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1)每一消费者都在既定的收入下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2)每一厂商都在其生产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组合下达到利润的最大化;(3)所有市场同时出清,即各自的供求都相等;(4)每一厂商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即其经济利润为零。

二、帕累托标准

在产品和投入的分配方法中,如果改变分配方法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这就意味着这样一种资源分配状态达到了最优状态,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优化。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简称帕累托条件。

三、一般均衡模型

(一)交换均衡

  假定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只有两种商品,数量分别为X和Y。则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为: MRSXYA= MRSXYB

交换契约线:交换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不可能通过产品的重新分配使其他人的满足水平提高,而不使另外的人满足水平下降

(二)生产的一般均衡

   假定有两个生产者,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两种产品X和Y。则生产的一般均衡条件为: MRTSLKX= MRTSLKY

产契约线: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使一种产品产量增加,而另外一种产品产量不减少。

(三)交易与生产的一般均衡

    交易和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的情况。 

生产的一般均衡条件: MRPTXY= MRSXYA= MRSXYB

MRPTXY(边际产品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四、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福利目标和判断社会福利大小的标准,用以评判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优劣。福利经济学具有规范经济学的性质。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是指经济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的配置资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机制本身不完善等。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垄断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的缺乏效率,而且还会产生其它副作用。首先,垄断可能导致管理松懈;其次,垄断可能导致研究与开发支出降低;再次,垄断会导致寻租,垄断厂商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称为“寻租”活动;最后,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一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因此,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

二、反托拉斯法

美国是最早颁布反托拉斯法的国家,其中较为著名的反托拉斯法是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主要是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如电话、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价格和产量进行限制。

第二节   公共物品

物品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分。

私人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劳务。竞争性指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不能再消费该物品了;排他性指只有对商品或劳务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或劳务。

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可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种。

公共物品与经济效率:第一,公共物品的非怕他性导致“搭便车”问题的出现;第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与其它任何人竞争。

第三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含义和分类

1.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也称外部效应或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被计入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价格中。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行为使其它社会经济单位无需付出代价而得到好处的现象;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经济单位的生其他经济单位蒙受损失而未给予补偿的现象。

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实际上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存在差异的结果。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是外部经济的,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外部性使得价格扭曲,信息失真,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

三、外部性的治理

1.征税和补贴

2.企业合并

3.规定产权

4.政府直接管制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双方事先的一种非理性或非效率的选择行为。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使之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协议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按其市场价格(而不是以要素成本)乘以产量计入GDP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GDP不包括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即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

3.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6.GDP核算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以领土为统计标准,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是一个国民概念。

如果把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减去国外公民在本国的资本与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定义为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记为NFP。那么: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即,GNP=GDP+NFP;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即,GDP=GNP-NFP。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引起名义GDP变动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实际产出量的变动;(2)市场价格的变化。

1.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既反映了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

2.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3.计算公式

    如果以某年的价格P0为不变价格,Pt为t年的价格,Qt为t年的最终产品数量,则: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NFP

2.国民生产净值,简称NNP,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新增加的产值。

国内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总值GNP-折旧

3.国民收入,指狭义的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生产要素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企业间接税净额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是狭义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4.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D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可以由个人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1.GDP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

2.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3.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很好的反映福利状况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是从对最产品的需求方面来衡量的,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用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的,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这四方面支出的总和。

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GDP=C+I+G+(X-M) 

二、收入法(或成本法)

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这是从要素所有者出售生产要素所的收入角度,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角度测算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按收入法计算的GDP,公式为:

国民总收入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一、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关系

(一)产出等于收入

从总供给角度来计算产出值:总 

产出=总收入

(二)产出等于支出

从总需求角度来计算产出值:总产出=总支出

二、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居民和厂商两个部门的经济。一方面,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民收入等于私人消费加私人投资,即Y=消费(C)+投资(I),这是从总需求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另一方面,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成是最终产品的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因此,国民收入Y=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由于从收入的最终用途来看,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因此,Y=消费(C)+储蓄(S),这是从总供给角度来看国民收入。

综上,可得恒等关系,C+I=Y=C+S,即I=S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是指包括居民、厂商和政府部门的经济。

一方面,从支出角度看,即从总需求来看,总产品(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另一方面,从收入角度康,即从总供给看,总产品(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消费(C)+储蓄(S)+税收(T)。

因此, C+I+G=Y=C+S+T,    I+G=S+T。       

即:I =S+(T-G),投资等于私人部门储蓄+政府部门储蓄。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是指在三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部门。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把本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看作是国外部门。

一方面,从支出角度看,即从总需求看,总产出(Y)=对本国产出的消费需求+对本国产出的投资需求+政府对本国产出的需求+国外对本国产出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X),即Y=C+I+G+X;另一方面,从收入角度看,即从总供给看,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对本国产出的消费+储蓄+税收+进口(M),即Y=C+S+T+M。

于是有,C+I+G+X=Y=C+S+T+M, I+G+X=S+T+M。

即I=S+(T-G)+(M-X),投资等于私人部门储蓄+政府部门储蓄+国外部门的储蓄。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 假定条件

根据凯恩斯的看法,衰退和萧条期间的问题是支出不足。这中支出决定收入、需求创造供给的收入决定理论是建立在一些烈的基本假设前提下的,这些基本假设是:

(1)假定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

(2)假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假定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二、 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

1.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企业和政府等部门想要有的支出。

2.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非计划或不想要有的存货投资。总需求往往不等于总产出(家庭、企业和政府实际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即国内生产总值),因为,企业会由于他们的销售与预期不一致而进行非计划存货投资。

3.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均衡的条件是:Y=AD

4.结论

(1)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水平

(2)均衡时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

(3)基于非意愿存货投资的产出调整,最终能使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因此,消费函数可用方程来表示:  C=C(y)

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指每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即:MPC=

对于收入微量变化,边际消费倾向可表示为: MPC=

3.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比率。即:APC=

4.凯恩斯的消费函数通常用线性的函数表示,即:C=a + bY

C是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a和b都是大于零的常数,α是自发性消费,即收入为零时也必须有的消费;b边际消费倾向,即MPC,bY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叫做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研究国民收入理论中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则储蓄函数为:  S=S(Y)

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是指每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MPS=

3.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的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APS=

4.储蓄函数的线性表现形式:      S=Y-C=Y-(a+bY)=-a+(1-b)Y

-α是自发储蓄。(1-β)是边际储蓄倾向,即收入每增加一单位相应的储蓄增加量。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二者之和等于收入,即Y=C+S;

(2)APS和APC之和恒等于1,即APS+APC=1;

(3)MPS和MPC之和恒等于1,即MPS+MPC=1;

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假定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因此,投资可表示为:   I=e  (e>0)    I代表投资,e为大于零的常数。

第四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一、总需求与均衡的国民收入

         AD=C+I=a+bY+e=a+e+bY

令a+e= ,则总需求可以表示为:AD= +bY

是总需求中与收入水平无关的部分,称为自发总需求,bY是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部分。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

     在两部门经济中,计划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过程,所以:

        Y=AD=C+I

        C=a+bY

        I=e

解得:Y=     或  Y=

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或潜在的产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资源(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条件等)在正常情况下能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最大产出量。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拥有资源的数量,而均衡收入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的偏差称为产出缺口。

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称之为紧缩缺口;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称之为膨胀缺口。

第五节   乘数

一、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研究总支出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所谓乘数原理,简单地说,讲的是假如一个国家增加一笔投资(以ΔI表示),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以ΔY表示),并不限于原来增加的这笔投资,而是原来这笔投资的若干倍,即ΔY=k·ΔI,其中k称为“投资乘数”,(k= ) ,k之值通常是大于1的正数,故有乘数(倍数)原理之称。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或者,我们也可以用MPC 的相关概念,即边际储蓄倾向(MPS)。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几种主要的乘数

四、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Kb=1